針對“新經濟、新消費、雙循環”,西鳳董事長張正這樣說
9月23日-25日,由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聯合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等單位共同舉辦的“2020中國品牌日系列活動”在上海舉行。
陜西西鳳酒作為本次活動核心參與單位精彩亮相。黃浦江畔燈光璀璨,西鳳酒立足國際大都市上海,向全世界立體展示了文化西鳳、品牌西鳳和快速發展中的西鳳。
西鳳酒廠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陜西西鳳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正受邀參加本次中國品牌日活動中的多個峰會論壇。針對新經濟、新消費、雙循環及西鳳酒發展實踐,張正發表了精彩演講,現將其核心觀點摘錄如下,以饗酒粉讀者。
1、如何看待“雙循環”?
張正: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 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的變化 而提出來的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未來一個時期,國內市場主導國民經濟循環特征會更加明顯,因此,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內需挖潛是關鍵。
近年來,中國已經形成了內需拉動型經濟,順差相對 GDP 之比已降到國際公認的 3%以內的均衡水平,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有數年超過 100%。時至今日,從國內形勢看,中國經濟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加速轉變發展模式是大勢所趨。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影響最大的是對海外需求端的沖擊,外貿需求突然大幅下降,外向型企業一時難以找到國內的替代需求。因此,國內需求鏈的建設是國內經濟循環的一項重要內容。
作為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酒業應該以國內形勢持續向好的機遇為抓手,助力經濟復蘇,引領消費升級,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
2、國內消費市場的保障是什么?
張正:從國內消費需求看,中國是擁有 14 億人口和龐大中等收入群體的超大規模消費市場。國內需求體系的建立,不僅要為國內外向型企業提供出口轉內銷的新出路,也要為國內企業提供強大的利潤保障,這是確保國內產業鏈和供應鏈建設的重要環節。沒有消費市場的需求,企業就會失去發展和創新的動力。中國巨大的市場容量可滿足規模經濟和集聚效應的要求。
3、特殊的2020年西鳳酒發展狀況如何?
張正: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黨中央統攬全局、果斷決策, 統籌疫情期間,西鳳以復工復產為起點,以項目建設為抓手, 搶工期、補短板、促發展,啟動全員抗疫工作,充分發揮了 國有企業在“六保”、“六穩”工作中的砥柱作用,實現了疫情壓力下的逆勢增長。
僅用第二個季度,西鳳自營產品銷售就拉回了正向增長,上半年平均同比增長 58%,單月增幅一度達到了 156%。如今的西鳳,依托全新品牌發展理念,向著更高的目標奮勇前進。與此同時,新一代紅西鳳作為企業打造的重點旗艦產品,今年通過在各地展開品鑒風暴,傳播品牌勢能,正引領西鳳核心品系實現快速躍升,取得顯著成績。
4、疫情之后消費呈現哪些新特征?西鳳如何應對?
張正:更加理性、更注重性價比、更偏愛國貨,成為疫情之下很多人消費觀念的轉變所在,也是疫情防控常態化后頗為重要的新消費趨勢。在此背景下,西鳳努力以高質量發展應對消費升級。
首先,堅持品質傳承創新,不斷適應高質量發展新時代。西鳳建立了 7 道關卡 55 道食品安全防線,實施了國際化 7S、10S 現場閉環管理。通過大數據平臺,從產品溯源系統建設到原糧溯源管理。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完成了從“田園到餐桌”的品質溯源管理系統。去年,西鳳又投資 20 多億元,建設從原糧種植到制曲制酒,從品評勾兌到成品灌裝,再到倉儲物流全 產業鏈數字化、智能化工廠體系。
其次,西鳳積極踐行企業責任擔當,將企業發展與社會相融合,為建設和諧美好西鳳做出貢獻。
第三,通過“自營品牌+經銷商品牌+電商新渠道”的三輪驅動運營模式和“五星級店小二”服務舉措,讓大家享受到老品牌新服務的全新體驗。
